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第一节 抗日军民艰苦的反“蚕食”、反“扫荡”斗争(四)

时间:2019-10-11 10:10:47文章来源:

  四、冀中六、七分区军民反“扫荡”、反“清剿”斗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使华北成为“解放大东亚战争”的后方基地,日军决心把华北变成其确保的“治安区”,以便掠夺物资,支援太平洋战争,冀中首当其冲。为了达到目的,1942年4月,日军从山西调来四十一师团,从武汉调来独立混成第九旅团,以及一一〇师团白泷部队、第二十六师团坂本部队、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小川部队、骑兵第十三联队直接参战,第一一〇师团(除白泷部队)、第二十七师团主力、第二十九独立飞行大队配合作战。

  1942年2月,冀中区党委、冀中军区连续发出紧急指示,号召各地认真做好思想上物质上的反“扫荡”各项准备工作。冀中第七军分区藁无中心情报站石门情报小组鲍俊德通过内线关系,搜集到敌人要对冀中进行拉网式“扫荡”的重要情报并及时上报使得地委和分区政治部得以提前采取措施。为便于开展反“扫荡”斗争,上级对冀中第七专区束北县区划进行调整,将深县4个区、束北3个区合并成立深(县)束(鹿)县,束北4个区、晋县2个区、安平县部分村庄合并成立束(鹿)晋县,划入冀中第八专区。同时,冀中第六、七地委、军分区及所属各县委、武委会进行反“扫荡”紧急思想动员;加紧整理交通沟和地道,坚壁清野,藏好粮食,封闭水井;在党内秘密建立平行支部;紧缩部队和地方机关,减少非战斗人员,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活动等。

  5月1日,日军以5万兵力对冀中平原根据地开始空前残酷的大规模“扫荡”。从1日至10日,日军先从滹沱河以北、沙河以南的定县、安国和深泽、无极北部地区由西往东,接着从北、东、南三面进行分区“扫荡”,然后封锁滹沱河、滏阳河、石德铁路、沧石公路,构成所谓“铁环阵”,企图将冀中领导机关和八路军主力部队压缩到滹沱河、滏阳河与石德铁路所构成的三角地带聚而歼之。反“扫荡”开始后,全区主力部队以机动灵活战术,一面分散抗击,一面向外线突围,绕到敌军背后打击敌人。县区机关化整为零,干部实行隐蔽,县区武装保存实力,待机歼敌。从反“扫荡”一开始,村落阵地争夺就十分激烈。每个村落的争夺战,参战的不仅是八路军,更多的是一村或数村联合起来的民兵和群众,形成了最广泛的军民配合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晋深极县赵户村村落阻击战是冀中平原村落战的开始。赵户是定(县)无(极)公路上的一个要点,处于敌据点的包围之中。5月1日,敌人为打通定无公路,首先以一部兵力进攻赵户,结果被七分区第二十二团两个连击毙40多人后败退。第二天,日军进行反扑,再次遭到第二十二团三、四连与藁无县大队的英勇阻击,伤亡20多人。5月8日,敌第三次来攻,又被打死80多人。23日,敌集中千余人对赵户进行第四次进攻。在阻敌进攻时,全村民兵及群众奋勇助战,地雷阵、手榴弹大显神威。投弹手李三子在敌人向工事施放毒气时,连续投出手榴弹180枚,一人打死敌人80多个。第二十二团两个连和当地民兵利用地道战和地雷战抗击日军持续25天,共毙伤敌300多人。5月1日,第二十二团两个连在无极城东北泗水、小陈、崔村阻击日军一一〇师团加岛骑兵大队,毙敌80余人。2日,又在大汉、小汉、营里伏击日军加岛骑兵大队,毙敌80余人。3日,第十七团十连在无极城北苏村阻击“扫荡”之敌,毙伤敌50余人;4日,在晋深极南白庄毙敌60余人。5月9日,日军先头搜索部队千余人,包围了晋深极县大兴村,逼问村民八路军下落、谁是干部、谁是党员。

  当时不少党员、干部就站在人群里,但没有一个人暴露。于是,敌人就用火烧、毒打、灌凉水、枪杀等残暴手段连续杀害了83名党员、干部群众,也没有达到目的。5月1日至10日,冀中第七军分区部队和地方机关转到了滹沱河以南。原部署在滹沱河以北各部队,运用“三速”(速战、速决、速退)战术,埋设地雷,依托地道,10天作战20余次,消灭日伪500多人。5月9日,冀中六分区根据冀中军区指示进行部署,石德铁路南的主力部队除一部坚守外,大部跳到外线,地区队和地方武装进行分散隐蔽活动,保存力量,建立隐蔽根据地。石德铁路以北的束晋、深束两县坚持地方干部、武装“区不离区,县不离县”,就地进行反“扫荡”斗争。

  从5月11日起,日军以聚歼我冀中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八路军主力为目的,对“扫荡”的中心区域开始了“拉网式”的梳篦“清剿”。5月11日,日军以7000兵力合围深安路以西的晋县、深泽、安平地区,以8000兵力合围深南地区。12日,以1万多兵力合围深县、武强、饶阳地区和深磨路西的深县、束鹿地区。每次合围都采取多路并进的拉网战术,鱼鳞式的梯次配备,而且一进入根据地腹心区便全面展开,逐村“扫荡”,步步为营。在敌人的“铁环阵”里,机关部队与外线部队相互隔绝,只能单独与敌周旋,相机突出重围。10日晚,冀中第七军分区机关一部和两个警卫连从晋深极铁杆一带,转移到安平的南北韩村。12日,又紧随敌人走过的踪迹,取道安平城北敌占区转回了敌人前一天刚合围过的晋县、深泽、安平地区,巧妙地摆脱了敌人,并以村落战继续抗击合围“清剿”之敌。

  5月13日,敌一一〇师团一一〇骑兵大队550多人和由正定伪道尹、八县伪县长组成的视察团,“扫荡”晋深极县小吕、王村一带。冀中第七军分区第二十二团3个连和第十七团1个连及晋深极、藁无县大队,在该地段东西汉、小吕、王村、七汲、王先等地设伏,将敌步骑兵180余人歼灭,击毙伪道尹和郎村骑兵中队长,打伤加岛武夫和3名伪县长,缴获战马60多匹。伏击战后,敌人寻机报复,将小吕村全部烧光。14日以后,日军继续以强大兵力追歼我向外突围部队。此时不论是边沿区还是中心区,所有比较大的城镇都被日军建成据点。日军依靠绝对优势兵力、稠密的点线和快速的交通工具,连续疯狂地对我区进行分割、封锁、合击、“清剿”,抢掠物资,抓捕青壮年,并派骑兵、车子队在野外搜捕躲避的干部群众。据点附近有些村庄的抗日组织遭到破坏,有的成立了“维持会”。分区部队在敌密集的点线下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斗争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在异常险恶、残酷的环境下,抗日军民意志坚定,继续坚持斗争。5月27日,束晋县游击队、四十五地区队在杜合庄村落战击毙日伪军30多人、击伤50多人。5月22日,第七军分区第十七团第三营进到藁城、无极、新乐封锁沟以南的北桥寨、小果庄(刘家佐)、封锁沟以西的白店一带构筑防御工事时遭日军合击,部队沉着应战,至天黑,毙伤敌170余人,夜间转回沟东地区。26日,该团三营再次挺进藁无新封锁沟以西梁家庄、北孟一带。27日,周围据点敌六七百人向三营合击。我坚守村落,打退敌一次次进攻,毙伤敌190余人,于当晚返回沟东。24日夜,第十七团三营袭击了无极合击苏村之敌,毙伤敌五六十人;第十七团一连、特务连毙伤另一股敌人十三四人。29日,第十七团一个连、警备旅半个连及十六大队一部和晋深极县大队一个中队、二区小队及白家庄村民兵不足300人,在深泽城东北北白庄抗击由深泽出来“扫荡”的200余日伪军。敌陆续增至千人,部队和民兵依托地道战斗竟日,毙伤联队长营泽以下200多人,于夜间利用地道安全转移。6月6日,第二十二团二连和藁无县一个区小队,转移到无极县城西北李贵子村被千余敌包围,激战一日,毙伤敌180余人,我亡9人、伤14人,于夜间胜利突围。6月9日拂晓前,第二十二团一、二连,警一团二营混合连,藁无县大队,晋深极县大队,从定县七级村转移到深泽城北的宋家庄。日军冀渤特区司令官坂本旅团长率部到北白庄了解失败原因,行至宋家庄东北村边一连阵地时,突遭密集火力射击,死伤数十人。坂本被击伤落马,日军遂向我展开反攻。此时我以村落防御战连续打退敌多次进攻,300多名日军死伤大部。此后日伪军陆续增援达2500余人。天黑后,我乘夜幕胜利突围。经16小时浴血奋战,第二十二团以伤亡73人的代价,毙伤敌860余人,创造了平原村落防御战的光辉战例。留守部队还配合地方武装,依靠民兵创造了迎击、侧击、尾击与速战、速决、速退的火力奇袭战术,使深入晋深极之敌,在十几天内被歼千余。但是,此阶段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区队受到了较大损失。第六军分区司令部及警一团一营在深南被敌包围,该营一连除10余人突围外其余大部牺牲,四十地区队在内线作战损失较大,中心区的游击队被迫分散到群众中活动。5月27日,六分区束冀县大队一部掩护县委机关在大车城被敌包围,激战一天,掩护县委书记突出了重围,但大队长李占斌和近50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七分区四十五地区队在束冀县吕厢口战斗中,因伤亡过多被迫化整为零。5月底6月初,冀中形势继续恶化。敌人以半数兵力控制铁路、公路等机动位置,继续奔袭冀中主力部队与领导机关,半数兵力继续在中心区“清剿”。同时在每个较大据点周围增建卫星据点和碉堡,而且各据点间的公路、县与县之间的封锁沟以及封锁沟和主要公路的碉堡已部分建立起来,对根据地由大块分割到细碎分割的企图已经基本实现,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活动更加困难。根据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晋察冀军区转发的八路军总部指示,6月4日,冀中区党委、军区决定主力部队自拟路线外转冀西或冀南,留大部分基干团和地方游击队继续开展地道战、地雷战、爆破战,坚持地区斗争,并以一部兵力深入敌占区恢复与开展工作。6月中旬,各主力部队和机关陆续外转。16日以后,冀中第六军分区警一团、警二团相继南下,经冀南到达冀鲁豫区,与冀中军区机关会合。6月底,冀中第七军分区机关及所属第十七团、二十二团和三十二、三十六、四十五地区队,到达北岳区行唐口头地区休整。

  6月底,日军“扫荡”主力部队大部陆续撤走,五一反“扫荡”基本结束。两个月来,冀中六、七分区的党政领导机关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主力部队和各地方人民武装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冀中七分区两个团和3个地区队共作战178次,毙敌2300名,伤敌1600余名。我牺牲278人,伤431人。反“扫荡”时,部队有所减员,但由于青壮年踊跃参军,反“扫荡”后,部队人数反而有所增加。

  经过五一大“扫荡”,冀中抗日根据地遭到了日军的严重摧残。六、七分区所有的县都被敌点碉、公路、封锁沟细碎分割,敌伪政权、伪军伪警建立起来,大部地区变成了敌占区,抗日组织和抗日武装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根据地表面上已被日军占领,但许多村庄建立起了抗日的两面政权。在冀中平原上仍有一些小块的隐蔽游击根据地存在,如赵庄的六市庄、南大里寺一带,束晋县的阎大转、小辛庄一带,深束县的西泽北、小染庄一带,束冀县的东西堤北一带,都是县委、县政府、县大队、地区队秘密活动的中心地区。五一大“扫荡”,日军未能消灭冀中八路军主力,未能把冀中变为“治安区”。所以从“扫荡”结束时起,敌即转入以政治为主的“清剿”活动,企图建立日伪统治的“新秩序”。所谓“清剿”,就是日军将其盘踞的各据点、堡垒作为进攻的基点和“治安”的支点,凭借这些“点”派出较小兵力不分昼夜到所辖区内的村庄进行“扫荡”“讨伐”“剔抉”,搜捕分散隐蔽的八路军人员和地方干部,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建立起所谓“新秩序”,把所辖区变为“治安区”。为达此目的,日军从7月起强力建点筑碉,修路挖沟,以分队或班为单位分驻许多要点村庄,强抓民夫,强迫各村拆民房,送砖瓦,运木料,抢修据点堡垒。到7月底,新建点碉大部完成。不久,又将“扫荡”中建起的临时据点建为永久据点。加上原有据点,数量多不胜数。七分区束晋县,六分区束冀、深束县共建岗点138个,平均每3个多村就有1个日军岗点;日军还强迫民夫抢修各点碉间公路,七分区新乐县全县就被44个点碉、20条公路、9条封锁沟细碎分割。日军所挖封锁沟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冀中六分区晋县、束鹿、赵县、宁晋4县边界地区,敌利用北面石德铁路封锁沟,西面晋、藁县界沟,东面晋、束县界沟,南面的东西横向封锁沟,把整个分区分割成若干细碎、互不相连的小块。这些点碉、公路、封锁沟,在根据地形成恐怖的“囚笼”。敌人利用“囚笼政策”由近及远逐个突击村庄,强迫建立“爱护村”伪政权、自卫团,组织特务队、宪兵队、护路队、新民会,并在建立伪村公所的基础上建立伪大乡公所,加强对各村的控制。日军利用这些伪组织,“剔抉”分散隐蔽的八路军、伤病员和地方党政人员,扬言“挖地三尺”,“把共产党杀尽斩绝”。日军任意杀人、放火、抢掠、奸淫,抓捕青壮年当伪军、作劳工、下矿井,使分区内各县出现了“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的悲惨景况。在政治上,日伪军实行“自首运动”,破坏中共地方组织和抗日组织;在经济上,推行伪钞,宣布边币“非法”,强征钱粮,组织伪合作社,推销奢侈品,疯狂掠夺战略物资;在文化方面,灌输反共思想,推行奴化教育,宣传“东亚共荣”“圣战煌煌”,成立伪小学,培训小学教员,使用“新民课本”。

  虽然日军在冀中建立了一整套殖民统治秩序,但是,中共冀中第六、第七地委领导各级党组织和抗日军民仍然坚守阵地,并改变斗争方式,英勇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这时,上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多次指示冀中抗日军民转变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创造继续坚持斗争的新阵地,强调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中共冀中第六、第七地委首先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根据被分割的情况,将本地区划为几个小的地区,组成精干领导机构,对该地实行全面领导,同时实行地方武装精减,按地方化重新编组。各级党组织着手恢复县、区游击队,把失散的部队人员和埋藏的枪支收集起来,又把地方上不能公开活动的党员、干部和民兵积极分子吸收到县、区游击队。依靠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大力控制和改造农村伪政权,派可靠人员充当伪保长和联络员,进行“合法”斗争,并趁敌组织“自卫团”之时派进部分民兵干部加以控制。经过一系列的恢复整顿,冀中六、七分区抗日军民逐渐适应了新的斗争环境。例如,敌已“蚕食”的冀中六分区西部地区,日军称之为“治安模范区”。8月初,该军分区参谋长叶楚屏带领四十四地区队进入赵县、赵元宁一带活动,并在栾城城东、城南恢复隐蔽根据地,开辟了城西直至窦妪一带的隐蔽根据地;四十四地区队一个连到束冀县活动,并在驻地漫河头与敌激战,使当地干部群众很受鼓舞。藁正获县正获区手枪队深入石门东部围市沟以东、滹沱河以南、藁城西、石德铁路两侧地区活动,在桃园一带发展隐蔽根据地。8月底,七分区三十六地区队从路西返回分区,和第十七团1个连,以4个连的兵力部署在沙河以南、滹沱河以北中心地区,相机向沙河以北、藁无边沿和滹沱河南发展。1942年10月下旬,“清剿”和反“清剿”的斗争逐渐由野外转入村内。为了更好地隐蔽自己,打击敌人,各武装小分队在群众掩护下,创造了村落隐伏战、挑帘战、堵门战、捕捉战等新的战法。日军在“清剿”中,伪、宪、警、特横行无忌,为打击其嚣张气焰,我组织大批侦察人员,化装侦察,摸索敌人的活动规律,伺机将其捕捉。从1943年初开始,六分区三十一、四十四地区队即捕捉伪、宪、警、特等93人,各县、区游击队和地方公安局捕捉更多。这既限制了敌人的活动,也可使群众少受损失,对我开展各项工作十分有利。

  在反“清剿”斗争中,抗日军政人员的活动和隐蔽得到了群众的真诚帮助,到处都有抗日工作人员或抗日地下组织隐蔽的“堡垒户”。他们机智勇敢地应付敌人,使敌人的“清剿”“剔抉”难以得逞。晋县小刘庄妇救会主任聂大省,抢救和掩护过许多八路军伤病员,白天黑夜为伤员端屎端尿,烧水做饭,不少伤病员在她精心照顾下痊愈归队。由于在她家隐蔽安全,经常有人住在那里,人们称她家为“抗日店”。栾城县北高村温秀芝家是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联络处和抗日人员的掩护处,她多次为掩护八路军、县区干部和传递情报遭到敌人毒打。她在家里挖了地洞,为在洞里办公的县、区干部送水送饭,站岗放哨。晋深极县西河流村妇救会主任岳瑞英,经常舍生忘死掩护抗日干部,送信联络,组织广大妇女做军鞋、军袜,被誉为“八路大店”“红色堡垒”。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堡垒户”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坚贞不屈的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冀中平原筑起了一座摧不垮的“地下长城”。

  1942年冬,冀中六、七分区抗日军民在冀中平原基本站稳了脚跟,逐步建立了隐蔽根据地或游击根据地,但“清剿”反“清剿”斗争仍在继续。1943年1月,冀中区党委在唐县召开各地委书记、专署专员、军分区司令员参加的扩大会议,总结了五一反“扫荡”以后几个月的斗争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和两面政策紧密结合的方针。会后,中共冀中第六、第七地委带领抗日军民发起对敌攻势,拔除和逼退敌人点碉,孤立困守敌人。至3月,除藁城南部地区外,游击战已全面展开,部队可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县、区游击队可以小队为单位分散活动。3月,新编的三十二地区队返回七分区,活跃在定(县)南沙河以南、新乐、藁无地区;三十六地区队在安平、深北、束晋、深泽、无极南部地区开展游击活动。5月间,四十四地区队深入敌控制严密的藁南地区,在马庄战斗中,击毙藁城伪大队长。在作战方式上,分区部队由村落防御转向积极主动打击敌人的村落连环战。三十六地区队将各分队分散在邻近各村,隐蔽宿营,有时暴露其一部诱敌来攻,被敌攻击的分队阻击杀伤敌人,其他分队则从敌侧后打击敌人。地区队和县大队采取此种战法,在晋深极县中央、苦水战斗中歼敌30余人。此后其他部队也用此种战法消灭了大量敌人。随着形势的逐步好转,伪军开始分化。1943年2月,晋深极县何庄据点伪军刘锡忠打死其小队长,率28人反正。6月上旬,何庄据点新任伪军小队长又率伪军40余人全副武装反正。6月中旬,大兴据点伪军班长、内线人员戴常林率伪军20余人反正。后又有束晋县垒头伪军小队长高凤山等率部反正。

  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在冀中抗日军民的打击下,日军逐渐从一些点碉撤退。据1943年6月统计,冀中六分区点碉已由“清剿”初期的四五百个,缩减到307个。深南、深束、束冀、宁晋、赵县、晋县都有了较大的游击根据地,栾城、藁城、正获等县(区)也开辟了小块的隐蔽游击区。冀中七分区在定(县)南、安国、晋深极、新乐、安平、博野之间,恢复了5块游击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