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巩固和建设(四)

时间:2019-09-06 15:47:49文章来源:

  四、群众团体的健全与发展

  共产党领导的广大群众普遍组织起来并投入抗日斗争,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石家庄现辖区内的各地党组织,即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入手,开始投入到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中去。到1938年底前后,石家庄所处各抗日根据地各县工人、农民、青年、妇女,乃至文化界等抗日救国联合会已大部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1939年,在各地委的领导下,各专区相继建立了各抗日群众团体组织。1939年,晋冀豫第二分区、晋察冀第四分区、冀中第二分区先后成立了专区群众团体组织。1938年11月,晋冀豫第二分区冀西农救会成立,张桐琴任主任;1939年三四月间,冀西工人、青年、妇女抗日救国会成立,吴德堂任工救会主任,于非任青救会主任,巫利珍任妇救会主任。同年春,晋察冀第四分区各抗日救国会建立,刘生发任工救会主任,齐耀亭任农救会主任,冯宿海任文救会主任。同时,冀中第二分区各抗日救国会建立,陈宝玉任工救会主任,王卓群任农救会主任,刘国华任青救会主任,王俊杰任妇救会主任,王文才任回民抗战建国会主任。冀南第一分区此时尚未建立专级抗日群众团体,划归冀中区后,于1940年7月建立冀中第六分区各抗日救国会,何建华任工救会主任,孟汉卿任农救会主任,赵镇任青救会主任,张毅任妇救会主任,辛景欧任文救会主任。

  1939年12月,晋察冀第四分区在各县成立基干游击队、青抗先基础上,成立四专区人民武装抗日委员会,杨朝如任主任。随后所辖各县成立武委会。1940年4月20日,晋察冀边区人民武装抗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后,武委会由政府领导转为群众团体建制,统一了全边区的人民武装领导机构。同年8月,冀中第六、第七分区成立专区人民武装抗日委员会,第六分区武委会由肖明任主任。这一时期,各地青年抗日救国会还加强了儿童工作,普遍建立了抗日儿童团。至此,全边区群众运动从组织上得到了统一,形成了边区、专区、县、区、村完整的组织系统。


​  为了加强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在边区党委成立民运部或民运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1939年初和1940年六七月,晋察冀第四地委、冀西地委和冀中第六、第七地委,先后成立民运部或民运队,晋察冀第四地委黄庆祺任部长,冀西地委王一伦任队长,冀中第六地委张雪峰任部长,冀中第七地委张庆春任部长。各民运部(队)组织民运工作委员会,主要由各群众团体负责人组成,共同组织领导各地群众运动的开展。

​  专区级群众团体组织健全以后,针对有些基层组织不健全、不巩固、工作落后等问题,从边区到专区组织工作组突击落后地区,整顿与巩固组织。在工作不开展、环境恶劣地区普遍实行基层组织改选,改造前大量吸收会员,清理自己的团体,洗刷个别不良干部及会员。工作开展好的地区,暂停发展会员,着重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巩固基层组织。1939年晋察冀边区联合举办了群众团体干部训练班,专门培训各群众团体干部。此后,晋察冀边区第四分区于1940年举办全区工救会干部训练班,集中学习组织工作、政治、文化、军事等课程,3个月培训了169名工会干部。平山、灵寿、行唐等9个县工救会开办了8个培训班,培训了432名工救会干部。群众团体干部及会员训练班提高了会员和群众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军事技能。有的学员在培训班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训练班结束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回本地担任各群众团体干部,少数派往新区和工作薄弱区担任领导职务,促进了这些地区群众运动的开展。经过培训的干部绝大多数斗争意志坚定,经受住了残酷战争的考验。1940年5月,晋察冀边区工救会对平山等18个县的工会干部进行考察,有101名县级干部、285名区级干部、4400名村级干部政治上坚定,抗日工作积极负责,成了带领职工坚持抗战的骨干力量。巩固和整顿组织以后,各群众团体会员大量增加,群众抗日工作更加活跃。1939年春,日军对冀中第六、第七分区进行“扫荡”,侵占了晋县、束鹿、深泽县城。在这种形势下,各群众团体组织随同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由县城迁往农村。在广大农村,又有大批群众加入各抗日群众团体组织,群众性的抗日队伍继续发展。

​  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阶段后,日军频繁“扫荡”“蚕食”,敌我斗争异常残酷,人民群众各种负担加重。在这种形势下,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冀中、北岳、晋冀豫区党委决定,将区级以上的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统一合并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村级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仍单独存在),内设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组织、宣传等部。随后于1942年8月,冀中第六、第七分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第六分区邵兴中任主任,第七分区王卓群任主任。同月,太行区冀西抗联会成立。同年11月,北岳第四分区各界抗联会成立,齐一丁任主任。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结束。

​  抗日群众组织的健全和发展,有力地调动了各界群众的抗日积极性,推动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抗日群众团体组织带领自己的会员在武装参战、拥军支前、扩军参军、后勤保障、开展大生产运动、参政议政、落实党的各项具体政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动员参军是抗战时一项经常性的工作。1939年5月,“平山团”在上下细腰涧战斗以后,聂荣臻司令员在嘉奖“平山团”的同时,号召平山青年参加“平山团”。平山县青救会发动青抗先、基干队员掀起参军热潮,近一个月时间,1158名青壮年报名参军。平山县委分出600多人组织“平山营”补充了“平山团”,使参加“平山团”的人数共达2300多人。1941年7月,冀中第七分区扩军,各县青救会干部带头组织青年营、工人营,输送12801人补充了部队。1942年5月,太行第一军分区扩大地方军,补充分区基干团、县独立营、区基干队,分配赞皇县170名任务,实际完成407名。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支援山区的反“扫荡”斗争,1940年春到1941年,冀中武委会在战斗间隙组织晋深极、新乐、定县(南)2万多青年民兵,先后往冀西运粮,共计1000万公斤。妇救会会员化装成怀孕妇女或外出求医的病人,乘大车往路西运棉花、布匹、药品、盐等生活必需品。运送物资要穿越敌人控制的铁路、公路、封锁沟,来往异常困难、危险,许多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