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巩固和建设(八)

时间:2019-09-06 15:40:03文章来源:

  八、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

  根据地的抗日文化教育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抗战中诞生,又在抗战中发展。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文化教育事业,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军政干部,造就专门技术人才,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

  据此,1938年春,石家庄所处各抗日根据地绝大部分县、区开始了小学教育的恢复和建设工作。在抗日民主政府内设教育科,区设教育助理员,主抓教育。抗日民主政府动员乡村中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抗日教育工作,经培训考核,充任抗日小学教师,开学复课。一般县除少数敌占区村庄外,基本上村村都有了小学。赞皇恢复小学72所,复学学生3680人;井陉(南)恢复小学66所,复学学生1780多人。小学普遍恢复后,各地又先后创办了高等小学。到1940年,山区的行唐县已发展到6所,平原的束鹿县发展到9所,晋县发展到12所,无极发展到18所。1939年,抗日根据地实行普及初小义务教育。为了方便贫苦家庭的子女入学,实行隔日制、半日制、早午班,让学生既能学习,又能在家参加一些劳动,解决家庭生活困难与上学的矛盾。儿童的入学率,山区一般达到80%以上,平原达到90%以上,女生占到学生总数的40%左右。

  在游击区和敌占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青少年实行奴化教育,强令各学校学习日文课本。为打破敌人的奴化教育,共产党发动、组织群众建立“两面学校”。教师由抗日民主政府委派,课本备有两套,日军退去学习抗日课本,日军来了拿日本课本应付。后来,随着环境逐渐恶化,教学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平原地区就在树林、坟地、“青纱帐”里上课,有的把学校搬到地道里。山区就在牛圈、野外的窝棚里、地埝下上课。

  为适应在敌后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需要,抗战时期的学校教育缩短了学制,放宽了入学年龄,允许成绩好的学生跳级。有的学习三五个月或一年半载,就选拔他们参加抗日工作。在教学内容上,除语文、算术外,还增加了政治、音乐、体育课。学校里大唱抗日歌曲,进行简单的军体训练,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为抗战服务。

  1941年8月,日军对北岳第五专区进行大“扫荡”。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进行大“扫荡”。1942年11月,日军在太行第一专区赞皇、元氏挖了第二道封锁沟,使石家庄所处各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受到了严重摧残。冀中第七、第八专区各县的抗日小学被迫停办或化整为零,教师大部分散隐蔽。如太行第一专区赞皇县由于根据地缩小,只剩下胡家庵、上下麻等40多个村学校。日军则在各伪县公署设立教育科,在敌占区和游击区组建伪小学,强迫一部分教员去受“感化训”,充任伪小学教员,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在巩固区,日军则在“扫荡”中焚烧校舍,破坏抗日教育。

  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各级党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发动群众多种形式办教育。在敌占区和游击区,从1942年9月以后开始逐渐对伪小学进行改造。一方面,教育争取伪教师出来或秘密进行抗日教育;另一方面,配合群众武装或公安干部打入伪教育机构,将抗日教员派进敌教育系统,掌握伪小学的领导权和教学权。对伪教员进行教育瓦解,对屡教不改的予以镇压。这样,使绝大多数伪小学成了为我所用的抗日学校或抗日两面学校。在教学上,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了公开集体教学、秘密分组教学、半秘密半对敌合法或抗日两面的伪装教学等形式。各县、区、村青救会、文救会还配合教育部门在各村小学开展反奴化教育,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五不活动”:不告诉敌人一句话;不向敌人报告干部和八路军的情报;不向敌人报告地道和粮食;不要敌人的东西,不上敌人的当;不参加敌人组织的维持会,不做汉奸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学生们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提高了政治觉悟,经受了战争的锻炼和考验,迅速地成长起来。有的学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学校中抗日的骨干力量,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各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经过日伪的频繁“扫荡”,不但没有被削弱摧毁,反而更加巩固了。到1944年初,由于各分区八路军正规部队、县区游击队发展壮大,各地的抗日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敌占区、游击区逐渐缩小,抗日根据地巩固区逐渐扩大,随着抗日两面政权转化为一面抗日政权,抗日两面学校也逐渐转化为抗日学校。各级抗日民主政府扩大培训教师,恢复和建立学校,抗日教育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1938年冬,晋察冀边区号召开展冬学运动,扫除文盲。当年冬,晋察冀第三专区各县成立工、农、青、妇识字班3222个,民众学校268个,学习班82个,参加冬学的人数达到13万人。1940年冬,冬学运动形成高潮。如冀中第七专区6个县、第八专区7个县、第十专区两个县开办冬学2136处,入学人数达30万人之多。1943年2月,各地在冬学基础上建立民校,3月又办春校,边区成人教育逐渐走向经常化。11月,冬学实行民办公助,发动群众自办冬学,使民办教育更加普及、深入。


  在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也很活跃。各级党、政、军组织经常举办干部训练班,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和军事技术水平。驻邢台浆水的抗大总校[1],驻灵寿县陈庄的抗大二分校,驻冀中八专区定南、安平地区的抗三团[2],以及抗大二分校附设中学和陆军中学,驻平山的华北联合大学,都为石家庄现辖内的各地委、专署、军分区和群众团体组织培养了大量党、政、军干部和专门人才。北岳第五专区的铁血剧社演员曹火星,就是经联大培养成为著名作曲家的。他创作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抗日新闻事业是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联系群众的一条纽带。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各专区、县都在党委领导下办有抗日报刊。在各县,有束鹿的《平原报》《救亡》《呼声》《青年报》,晋县的《晋县导报》《抗战日报》,新乐的《突击报》,藁城的《大众生活报》,无极的《建国报》,灵寿的《前哨报》以及藁无的《建国报》等。在各专区,有晋察冀第四地委的《前卫报》、冀西地委的《冀西报》、冀中第六地委的《团结报》和冀中第七地委的《黎明报》、第八专署的《洪流报》等。这些报刊及时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抗战形势,讴歌了当地军民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起到了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各地委、县委的报社在办报刊的同时,还把延安新华社发来的重要文章辑印成册,发到县、区、村,供基层干部学习。1943年初,冀中第七地委《黎明报》出版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小册子。1942年底,藁无县出现了反映藁无人民英勇抗日事迹的《战斗的藁无》一书。北岳第五专署前卫出版社仅1941年一年出版抗战书籍10万余册。

  根据地群众性的文学艺术活动和军事、政治活动紧密配合,蓬勃开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41年,冀中文化界发动根据地10万军民开展了《冀中一日》群众性的创作活动。冀中第八专区安平县编印了《安平一日》。1943年六七月间,冀中第六地委号召全区军民开展《伟大的一年间》写作运动,写出自1942年5月至1943年5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共700多篇。经筛选,将80余篇作品编为《罪与仇》《点线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辑印成集。1944年7月,冀中第七地委号召各县党政军民开展《伟大两年间》(1943—1944)写作运动。这些写作运动是工农兵群众自己写自己如何战胜民族敌人和创造新社会的生活与斗争,提高了人民大众对文学艺术的实践与鉴赏能力,实践了文艺与群众相结合、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方向。

  此外,在诗歌、戏剧、音乐等方面也创作了大量作品。冀中第七军分区前进剧社的远千里、商展思、路坎、郭蒂等,每到一驻地就写抗日街头诗。他们的诗热情奔放,生动感人,深受群众喜爱。群众创作的抗战歌谣,战士的枪杆诗也很多,都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歌咏是抗战中最广泛,最深入,最具时代性、政治性、群众性、战斗性与教育性的一项文艺活动,是抗战军民的重要文化食粮和精神武器。各专业剧社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农村的教员、连队的干部战士创作了数量可观、质量较好的抗战歌曲和配曲,在根据地广泛传唱。1941年冬,北岳区反“扫荡”胜利后,西北战地服务团诗人方冰、作曲家李劫夫在平山县两界峰村谱写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热情讴歌了边区少年儿童不畏强敌,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歌曲创作后的第二天,词曲作者就教会了村剧团的孩子们。

  很快英雄王二小的感人事迹在晋察冀边区的每个村庄、机关、部队传唱开来,王二小成了全边区人民学习的榜样,教育鼓舞人民的楷模。在抗日根据地及游击区里,无论在战斗中,在集会上,在田野里,在连队中,在学校……不论老大爷、老大娘、少年儿童,人人会唱抗战歌曲。许多党政军领导干部指挥唱、带头唱、教人唱。根据地军民用抗战歌曲抒发热情,表达思想,安慰伤员,悼念烈士,动员战士,鼓舞士气,鞭挞和瓦解日伪军。歌咏活动发挥了鼓舞自己、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

  抗日戏剧、文艺宣传是鼓舞人民战胜敌人的又一锐利武器,戏剧形式有话剧、歌剧、诗剧、活报剧、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各专、县都根据当地斗争与生活创作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同时,专业或业余剧团以及文艺宣传队的普遍建立并大量的演出,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蔚为壮观。在部队,有北岳第四军分区的火线剧社,冀中第六军分区的火焰剧社,冀中第七军分区的前进剧社,太行第一地委的太行山剧团三分团。太行山剧团三分团流动性大,演出频繁。为了多演出几场节目,他们一天要走几十里、上百里路,其足迹遍及冀西各县。剧团每到一地,晚上演出,白天进行街头宣传,或帮助农民下地干活,很受群众欢迎。在专业剧团扶持下,各县都建立了专业剧社或业余剧社。如北岳第四地委的铁血剧社、行唐县的战火剧社、藁无县的建国剧社、束冀县文工团、栾城县抗敌文工团等。各村庄、学校建有小剧团、文艺宣传队,就连儿童团也组织了歌咏队、霸王鞭队、腰鼓队等等。这些剧团、宣传队大都根据自己的人员、物质条件,紧密配合形势和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自演节目。每逢演出,观众踊跃,盛况空前。1941年,冀中的深泽、无极县,冀西的赞皇县建立了乡村文化俱乐部、救亡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各专区、军分区剧团派出大批专业文艺干部到各县、区、村进行业务指导,举办文艺训练班,帮助建立农村业余剧团,讲解演戏、化妆等基本知识,指导排戏、教歌。1943年,仅群众剧社[3]在平山、灵寿、行唐、井陉等5县训练文艺骨干2187名,帮助组织和恢复了213个村剧团、宣传队,帮助排舞台剧83个。每逢冬闲、春节,广大农村即掀起了文艺活动高潮。各种不同的文艺活动,鼓舞了军民士气,活跃了人们的生活。在艰难的岁月里,抗日根据地到处充满着抗战必胜的勃勃生机。
 



[1] 1939年9月,抗大总校从延安迁到晋察冀边区,同抗大二分校同驻灵寿陈庄地区。1940年11月驻邢台浆水地区。
[2]抗三团是抗大二分校三团的简称。1940年7月上旬组建,受抗大二分校和冀中军区双重领导,主要为冀中各军分区培养军事干部。
[3] 1943年4月,原隶属北岳四地委的铁血剧社划归晋察冀边区抗联领导,同时更名群众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