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第二节 制止分裂摩擦,坚持团结抗战 (三)

时间:2019-09-04 15:46:42文章来源:

三、开展“拥朱驱鹿拒庞”运动和支援南下讨伐顽军

  国民党鹿钟麟、张荫梧部在河北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共摩擦活动,充分暴露其媚日反共的本来面目。但国民党军人统帅部程潜却致电八路军总部,命令将冀南七县留给张荫梧作防区。这一无理要求激起广大抗日军民的无比愤慨。为此,八路军总部曾两次复电程潜,力陈张荫梧搞分裂、闹摩擦,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罪行,并要求将张撤职查办。1939年9月1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接见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记者时又指出:“张荫梧、秦启荣是两位摩擦专家,张荫梧在河北,秦启荣在山东,简直是无法无天,和汉奸的行为很少区别。他们打敌人的时候少,打八路军的时候多。有许多铁的证据,如像张荫梧给其部下进攻八路军的命令等,我们已送给蒋委员长了。”[1]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9月19日,蒋介石下令“着张荫梧停职查办”。接着又任命国民党第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为冀察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河北省政府民政厅厅长,乔明礼为河北民军总指挥。鹿钟麟因未能收拾河北局面,反共失败,经国民党中央同意,于1940年1月17日辞去河北省政府主席职务,由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四十军军长庞炳勋接任。

  中共中央《关于河北等地摩擦问题的指示》明确指出,敌人正在进攻华北抗日根据地冀中、冀南、晋察冀、晋东南等地区,而我抗战阵线中又因鹿钟麟、沈鸿烈之极端错误行为,引起严重摩擦与纠纷,使华北抗战遭到莫大困难与危险。为此,中央坚决要求国民政府撤换鹿钟麟,由八路军总指挥朱德担任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随后不久,晋察冀边区针对汪精卫公开投敌和国民党内的反共分裂活动,提出了“拥朱反汪[2]反顽”号召。冀中第二地委响应边区号召,领导了安平、定(县)南、安国、博野、深泽、无极、新乐等县声势浩大的“拥朱驱鹿”运动。国民政府虽免去鹿钟麟的省主席职务,却仍保留其冀察战区总司令职务,省主席却换成另一位反共摩擦专家庞炳勋。河北各地在日军占领后,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广大抗日群众在敌后开辟了多块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各级政权组织早已健全,原国民党河北省行政体制已不复存在,而国民党当局一再任命所谓“河北省主席”“民政厅长”,这本身就是在搞摩擦,搞反共分裂活动。在这种形势下,晋察冀、冀西,特别是冀南等地进一步掀起了“拥朱驱鹿拒庞”群众运动。1940年1月中旬,晋察冀边区各群众团体联合发出指示,号召边区人民从1月28日至2月7日,展开“反投降反顽固”群众运动。各地纷纷集会、游行、发通电、印发宣传品,强烈反对庞炳勋在河北担任省政府主席,坚决拥护朱德担任省政府主席。冀南第一专区藁城等县各级党组织站在运动的前列,带领广大群众和各界进步人士上街游行,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召开群众大会,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分裂、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罪行,致电通告“拥朱拒庞”。从平原到山区,到处掀起反投降反顽固的浪潮。为了团结抗日,顾全大局,根据地的中共地方组织最终作出让步,接受了对庞炳勋的任命,继续让出原来鹿钟麟要求让出的5县政权,但仍然坚持“让县政权不让区、村政权,让政不让权”的原则,使庞炳勋在河北的反共活动终未得逞。

  1939年底至1940年初,在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朱怀冰、庞炳勋、石友三等部不断向冀南、太行根据地进攻。1940年2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晋察冀军区抽调3个团组成“南下支队”,在聂荣臻率领下挺进太行区林县、涉县,配合一二九师反击朱怀冰、庞炳勋顽军。同时抽调冀中军区5个团组成“南进支队”以及一二○师贺(炳炎)余(秋里)支队、津南自卫军,由程子华率领开赴冀南,配合冀南军区和冀鲁豫边区部队反击石友三顽军。南下支队、南进支队在太行、冀南配合兄弟部队英勇作战,取得了反击朱怀冰、庞炳勋和石友三等顽军的胜利。八路军总部最终与国民党达成划定驻区、分区抗战的协定,为进一步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建设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抗日根据地斗争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14页。
[2]反汪,指反对汪精卫。1938年12月,在日本诱降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副总裁、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公开投敌。汪的投降叛国成了国民党内“曲线救国”的汉奸理论。为此,中共中央于1939年1月5日发表《关于汪精卫出走后时局的指示》,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坚决打击卖国的汉奸汪精卫和一切投降反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