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第四节 石家庄工人、学生运动的开展(二)

时间:2019-01-08 15:43:09文章来源:

二、中共领导的学生运动

  从大革命失败后到1930年10月中共保南市委建立前,由于石家庄党组织连续遭受破坏,斗争环境险恶,党开展活动非常困难;加之中央、省委不适当地要求各地党委成分工农化,使部分知识分子离开了领导岗位,挫伤了其积极性。因此,此时的学生运动与工人、农民运动相比较处于低沉状态。直到市委建立之后,加强了对其工作的领导,才在局部地区发动和领导一些小型的学潮斗争。同时促进了党的组织在知识分子中和教育界的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如教师联合会、读书会、同学会、反帝大同盟等也陆续建立并逐步扩大,学生运动才出现了一些生机。

  新乐乡师、一高学潮   1928年6月,国民党新乐县党部成立后,为了巩固其反动统治,垄断文化教育,遂派国民党员到各学校充当教员,对学生进行反动宣传教育,并规定每周要安排两次以上的“三民主义”课程。新乐县委领导新乐乡村师范学校和新乐县第一高等小学的进步教师及学生,以请愿、罢课、游行示威等形式,与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了多次针锋相对的斗争。特别是1930年初的一次学潮,将新乐学生运动推向了高潮。

  新乐一高和乡师师生在县委的领导下,提出“打倒国民党、反对旧三民主义”的口号,并在学校里张贴标语,要求校方停止教授“三民主义”课程。反动当局不但不予采纳,还派遣警察到学校强迫学生听课。县委决定利用县城庙会之机,组织教师、学生与国民党县党部作斗争。随后,刘清泰
​①、白俊石等负责人深入到教师、学生中进行秘密串联,于同年2月21日带领两校300多名师生,在县城列队举行了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口号,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许多赶庙会的群众也深受感动,自动加入到游行队伍中。当游行队伍到达国民党县党部驻地时,县党部书记长等大小官员早已纷纷逃散。激愤的群众随即捣毁了国民党县党部。之后,教师学生在县委书记白俊石的率领下,又到县教育局坚持了两天的静坐示威,迫使反动当局取消了对学生进行旧三民主义教育的决定。这次斗争取得胜利后,县委乘胜领导师生连续罢课两天,将一高反动校长和教员中的一名国民党县党部委员赶出学校。从此,两所学校政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县委在学校教员、学生中先后发展党团员数十名。1932年2月,成立两校联合的党支部,党的活动也在学校得到较大发展。

①刘清泰,新乐县同常店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该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后曾任国民党县长,叛变投敌,1947年3月被人民政府处决。

  六师驱“保高派”  斗争晋县县委于1929年秋领导全县进步教师、学生开展的竞选县教育局长的斗争取得胜利后,又于同年冬,在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建立了党支部,并领导师生掀起了驱逐“保高派”的斗争。

  省立第六师范设在晋县南关。所谓“保高派”即保定高师毕业的一些教员在六师师生中拉帮结派,相互利用,形成一股势力,把持学校大权。这帮人与上层勾结,压制民主,反对学生运动,极力推行封建奴化教育。他们诬蔑要求革新的学生为“害群之马”“赤化分子,煽动闹事”,诬蔑共产党为“赤祸”;还经常采取威胁利诱的手段,拉拢少数思想落后的学生,监视进步学生的活动,加强对进步教师学生的控制,利用开除、镇压等手段,压服追求真理的师生。

  中共第六师范支部将这一情况向晋县县委汇报后,县委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发动全校师生与“保高派”进行坚决斗争,以维护广大进步师生的合法权益。之后,六师党支部根据县委指示,以校学生自治会的名义出面,采取发动师生罢课与合法的说理斗争相结合,以教师、学生党员为骨干,组织小型的集会,在全校师生中揭露和批驳“保高派”的反动言行和罪恶。一时间,在六师形成驱逐“保高派”的强大声势。在此基础上,六师党支部领导学生自治会推选阎政中(中共党员)、王慕桓,代表全体师生出面与校长交涉,指出这些人腐败专横,文底浅陋,授课谬误百出,长此下去误人子弟。要求校方立即撤换这些人。校长因刚到职不久,便推脱说不了解情况,再说撤换教务主任自己也作不了主。学生代表严肃地指出,如不立即撤换这些人,我们就要组织全校师生罢课,坚决将他们赶出校门。与此同时,党支部印刷了大量传单,利用夜间在校内散发,呼吁全校师生尽快觉醒,起来与“保高派”作斗争,并表示不达目的,就立即举行全校总罢课。在师生的强烈要求下,省教育厅解除了这些人的职务。驱逐“保高派”的斗争获得全胜。

  这次斗争极大地鼓舞了六师师生的革命热情。在六师党支部领导下,师生们又于同年12月、次年12月和1931年4月开展了三次打倒反动校长的斗争,但均未能成功。特别是后两次斗争还遭到反动当局的武力镇压,有多名教师、学生被开除。同时六师党组织受到很大损失,一些党员被迫转移到北平、天津等地。

  省立十五中的驱张斗争  河北省立第十五中学,坐落在赵县城内,是周围12个县唯一的一所中等学府。这所中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取得了阻止校长刘清春到校任职的胜利;1928年,不顾反动当局的阻挠推倒赵县城内的城隍庙;1931年,又掀起了反对教育当局开除进步教员王蔼堂的斗争。
1931年初,国民党赵县教育当局,为了镇压十五中学生运动,调来了曾任过国民党县长的张庆凯为校长。他一上任,就辞退了进步教员,并把其亲朋好友调入,还下令禁止学生阅读进步书刊;提倡尊孔孟、读古文、学西洋,向学生灌输国民党的反动思想,宣扬蒋介石的治国方略,诬蔑共产党是“赤匪”。同时,还任意贪污办学经费,终日同政府大小官僚吃喝玩乐,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师生们对此极其愤慨。

  为了加强对十五中学生运动的领导,扩大共产党在学生中的影响,发展学校党团组织,中共赵县县委于1931年2月初在新新石印局召开会议。决定:(一)向十五中学大量散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传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斗争热情;(二)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启发学生进步思想;(三)积极培养学生运动骨干,在其中发展党、团员,迅速建立十五中党团组织。会后通过学生、共产党员白淑贞,联合进步学生弁翰臣、高书江、郭宝瑞等在学生中开展工作,大量散发传单。还组织学生阅读《呐喊》等进步书刊。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发动,许多师生深受教育和启发,大大激发了投身革命的热情。当月下旬,即在学校师生中发展了一些团员,建立了团支部。

  团支部成立后,革命宣传活动更加活跃。一些团员和进步学生利用吃饭、睡觉的时间,将印好的“反对国民党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传单,散发到宿舍里、课堂上、书斗里、教员室等。向同学们宣传母校过去开展斗争的光荣历史,宣传保定二师等地师生开展斗争的经验,号召有志的热血青年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来。

  同年春,校长张庆凯为了阻挠和压制师生的革命活动,强行开除进步教员王蔼堂。对此,广大师生愤愤不平,纷纷找校长讲理,要求学校当局立即招回王蔼堂。张庆凯不但拒绝采纳师生意见,反而训斥学生不好好念书,图谋造反,从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同年5月下旬,八班学生首先罢课。提出如不撤换现国文教员,招回王蔼堂,决不复课。张庆凯从县政府借来手枪,在全体学生大会上,手持武器,威吓学生如不安分守己,不尽快转变,一切后果自负。

  赵县县委分析了十五中的斗争形势,认为开展驱逐校长张庆凯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领导学生开展驱张斗争。十五中团支部根据县委指示,以揭露张庆凯校阀作风,贪污自肥,压制民主的行为为突破口,在全校掀起驱逐张庆凯运动,决心将其赶出十五中。为使斗争顺利进行,按照县委的部署,校团支部组织了驱张行动委员会,下设交际组、文书组、庶务组和武装纠察队。团支部进行了明确分工。弁翰臣负责全面领导,并向省教育厅写诉状;郭宝瑞负责组织领导武装纠察队;曹文清负责召开声讨张庆凯的大会;全体团员分工包人做好组织发动工作。

  5月30日晚8点,驱张斗争开始了。150余名进步学生很快汇集在学校广场。“反对张庆凯贪污挥霍!”“张庆凯快滚蛋!”的口号声顿时响彻全校。同时,手持木棒的纠察队员迅速包围整个学校,每两个人把住一个教员室,锁上大门。为防止张庆凯逃跑,特派乔庭梧(积极分子)以找张庆凯说理为由,暗中监视。大家正要去找张庆凯时,忽然从校门外传来总务主任的哀求声:“这是校长的事,我不敢贪污,同学们不要揍死我……”。于是,许多人向总务主任围上来。这时的张庆凯便乘混乱溜出了屋外。次日凌晨,从贮藏室的烂货篓里钻出来的张庆凯,被纠察队员和学生抓了起来。张庆凯无计可施,只好向同学们低头认罪,并向学生保证,马上辞职。驱张行动委员会随即接管了学校的财物、戳记,纠察队昼夜放哨站岗,维持学校秩序,没有行动委员会的条子,任何人不许出入。同时将对张庆凯的控诉书寄往省教育厅。

  轰轰烈烈的十五中驱张斗争坚持了半个多月,省教育厅迫于学生的压力,撤了张庆凯的校长职务,换了一些不称职的教员。同时于6月14日提前放暑假,才使这场学潮平息了下来。

  这一时期,中共石家庄地方组织先后处于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下,又兼党内“左”倾错误的干扰,活动异常困难。但是,由于党组织的工作方式由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半公开状态逐步完全转入秘密状态,按照中央、省委把各级党部建成“巩固的能奋斗的秘密机关”的指示,广大党员、革命群众发扬坚持革命、坚持斗争的顽强精神,不仅战胜了敌人的屡次破坏,而且还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发展壮大了自己。市委成员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和便于接近工农群众开展工作,多数党员、干部根据自己的活动场所和条件,做到了职业化、社会化。他们有的以工人、农民、商人、艺人等面目出现,有的去做搬运工、理发匠、饭馆服务员等。这样既可以挣得微薄收入,解决生活和活动经费,又便于以合法身份隐蔽立足。市委书记柏玉生当了理发匠,每天挑着理发担子在大桥头理发,王怀德在铁路上当临时工,李汉儒在京汉铁路诊疗所当医生。尽管党组织的活动处于低潮,由于市委注意和改进了工作方法,使各县党组织又有了很大发展。这期间,相继建立赞皇区委、无极县委、行唐县委和新乐县委。到1931年10月,中共石家庄中心市委组织管理范围达到16个县,包括元氏、赞皇、正定、灵寿、井陉、高邑、晋县、深泽、无极、获鹿、平山、新乐、藁城、赵县。其中有正定、井陉、元氏、赵县、晋县、无极、新乐、灵寿、深泽、平山10个县委,赞皇1个区委,获鹿、藁城、行唐等县支部。所属中共党员可统计的约为117名,团员31名

。此后,河北省委将中共石家庄中心市委改建为中共直中特别区委员会,石家庄党组织及党的活动又出现了新的生机。

②《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石家庄市组织史资料》(1923—1987),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9页。《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组织史资料》(1922—1987),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