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第四节 石家庄城乡中共各级组织的成立(五)

时间:2018-12-07 15:23:34文章来源:

  五、石家庄各县中共党团组织的成立

  石家庄党组织在石家庄、正定等重要城镇获得发展的同时,周围各县农村党组织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这一时期,石家庄地方党组织虽然都隶属中共北方区执委领导,但建立的渠道不尽相同,属于多线发展,多头领导。天津、保定、隆平甚至唐山等地党组织,都通过派遣或由学生毕业回乡发展党、团员,建立党团组织,并归其领导。曾由保定地方党组织建立并领导的县份有元氏、深泽等县;曾由天津党组织领导的有晋县等县党组织。

  在元氏,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共产党组织建立和发展的骨干力量。1924年春,在保定二师读书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姜宪周(姜纪五)等人回到原籍元氏,将保定的革命形势介绍给同乡好友、同学及小学教员魏哲甫、魏端方、魏儒略(魏士珍)等人,把许多进步宣传刊物拿给他们阅读,一起学习研讨。暑假姜宪周发展了魏哲甫等人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元氏县小组。1925年8月,姜宪周就元氏建立共产党组织一事到保定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汇报。保定党组织认为,在元氏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当即批准姜宪周转党并同意建立中共元氏特别支部。9月初,姜宪周返回元氏,将魏哲甫、魏端方转为中共党员,建立中共元氏县特别支部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元氏县支部,姜宪周、魏哲甫分任党、团支部书记。党团支部分别受中共北方区执委、共青团北方区执委领导,办公地点设在元氏东关小学,联系代号为“兰州”。元氏特支建立后,党团工作的重点是,在教育界开展宣传活动和发展党团组织。1926年初,首先吸收五卅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么之尧、陈聘之、吴正廷等人入党入团。之后,以元氏师范讲习所毕业的学生为主体,在小学教员中建立励进社、小学教师联合会等党的外围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又发展了一批党团员。同时,魏哲甫等又分别在师范讲习所发展了吴锡彤、刘天玉和董占元入党,并通过他们3人在讲习所组织读书会、嫩波社等党的外围组织。到1927年7月,全县已发展党员21名,共青团员11名。这一时期,元氏县党、团员的成分是清一色的知识分子,并多是青年教师和学生。

  在深泽,1924年在保定育德中学读书的青年学生王子益等人,利用放寒暑假的机会,秘密携带进步书刊回到故乡,在青年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次年夏,在保定读书的学生、共产党员许卜五,深入农村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成立反封建的群众组织天足会,号召广大农村妇女抵制缠足。同时建立农民夜校,一面教农民识字,一面进行革命宣传。1925年10月,由保定党组织指示时在深泽县河疃村任小学教员的王子益,同在本县南营民德小学任教的许卜五和在深泽师范讲习所任教的侯文质取得联系,3人一起在南营民德小学建立本县第一个中共小组。党小组建立后,他们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分别在任教学校及附近村庄发展宋又彬、王鹤田、宋老伴等8人入党,并组织开展农运工作。1926年4月,经保定党组织批准,成立中共深泽特别支部,王子益任书记。同年上半年,与深泽县东邻的安平、饶阳两县也都建立了党组织。为了便于加强对该地区的领导,中共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深(泽)、安(平)、饶(阳)中心县委,中共深泽特支受其领导,特支书记王子益任中心县委宣传委员。1927年春,保定党组织的特派员张鹤汀到深泽指导党的工作,深泽县党组织已有较大发展,先后建立了河疃村、北冶庄头村、马铺村、大直要村等4个农村党支部,党员发展到33名,还发展了一批团员。与此同时,在保定育德中学入党、后又参加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李清瀚(汉)、李永和先后回到深泽原籍,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使深泽县党的领导力量进一步加强。同年7月,成立中共深泽县委员会,王子益任书记,许卜五、李清瀚、李永和分任组织、宣传和农会委员。同时,成立了共青团深泽县委,张鹤汀任书记。县委建立后,十分重视在农民中吸收先进分子入党,建立农村基层组织,从而为深泽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扎下了深深的根基。县委通过举办农民夜校、组织穷人会等形式,向广大贫苦农民进行反剥削,反压迫,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教育,并一次次发动农民向地主和官绅作斗争,如短工罢工,要求地主增加佣金;开展秋收斗争,抗缴杀猪税等,多次取得斗争胜利。

  晋县共产党组织建立前,本县籍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读书时加入共产党的青年学生,经常利用假期回县进行革命宣传,开辟党的工作,秘密发展党员,为建立晋县党组织积极地做着准备。1925年,在保定二师入党的冯荫棠,在正定七中入党的李廷政和在保定育德中学入党的翟克良、王荫棠先后回到晋县,积极传播革命思想,秘密发展党员,先后介绍梁国珍、冯荫槐、侯浩平等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1月,冯荫棠与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取得联系,天津地执委即派巡视员翟少痴到晋县指导工作,协助晋县建立党组织。12月,再次派人到晋县,在东关李明堂(即李廷政)家南屋主持召开晋县第一次党员大会,建立中共晋县特别支部,书记冯荫棠,组织委员刘国选,宣传委员李廷政,受天津地执委领导。次年3月,在天津党组织派员指导下,将特支改建为中共晋县县委,冯荫棠任书记。县委建立后,很快与翟克良、王荫棠等其他零星党员取得联系,开始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的外围组织,使党组织的发展出现高潮。经过4个月的工作,在东关、城内、丁家庄、周家庄、安家庄等17个村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80多名;同时,建立起农民协会20多个,会员发展到1000多名。各村农民协会的负责人也多是由共产党员担任。在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的同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领导农民进行了抗捐抗税、预征钱粮等一系列的经济斗争。

  藁城县共产党组织的建立是由三条主线发展起来的。一是1926年2月,正定县大西丈村共产党员李元在藁城南席村秘密发展贫苦农民赵志学、田树春等6人入党,这些党员在大西丈村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到1927年,南席村已有共产党员30多名,建立了南席村支部,由赵志学任书记,隶属于中共正定县委。二是1926年7月,正定县小屯村的共产党员牛福祥到藁城第一高小附属师范班上学期间,又发展了马玉堂、岳有志等学生入党,根据正定团地执委韩庆元的指示,建立了中共藁城特支。三是1926年3月,正定直隶八师学生党员杨树彩和七中学生党员韩元贞,发展藁城县北汪村小学教员魏风义入党,同年4月,魏风义又发展三丘村农民魏文经入党。上述建立的党组织及党员,为单线活动。1927年2月,共青团正定地方执行委员会派遣七中学生党员杨文瑞,回家乡藁北地区发展党的组织,他首先介绍刘文贤、高怀山、刘广义等6人入党后,又组织了平民夜校,以此吸收贫苦农民入党。之后在李家町、杨马村、三丘村等村建立中共支部。同年7月,在藁城县滹沱河以北地区成立区委会,由杨文瑞任书记,全区有党员20余名,直属中共正定县委。
在行唐县,1925年夏,在行唐东杨庄村教书的共青团员荣洁义,利用教师职业为掩护向学生宣传革命真理,秘密从事建团活动,先后发展了数名团员,后又建立了共青团小组。在团小组的带领下,发动青年学生和农民拉神像,拆庙宇,修学堂,组织农民夜校,在这一带产生了一定影响。1927年春,同在唐山煤矿当工人的共产党员张静轩、张洛万,受共产党唐山组织的派遣,分别回到行唐县庄头村、北羊同村,发展党组织,先后发展10余名党员,建立了行唐庄头党支部和行唐北羊同党小组。

  1927年,中共顺直省委在高邑建立了中共高邑特支,书记刘珠。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中共石家庄地方组织的创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石家庄建立了石家庄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定地方执行委员会和部分县委,党的力量在石家庄得到较快的发展。此时党、团组织活动完全处于秘密状态。同时,党组织的发展也极不平衡,许多县只有零星党员活动,还没有建立组织。在石家庄仍然未能形成地区性的统一的领导机构,组织隶属关系及党的工作形成多头领导,无法相互协调,统一行动,影响了党的工作的开展。

  石家庄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代表着中国工农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同他们一经接触,便得到了他们的衷心拥护,并积极加入这个党,为实现党的纲领英勇奋斗,尽管许多共产党员是工人、农民,没有什么文化,甚至有的是文盲,但丝毫没有影响为党奋斗终生的信心和决心。在此期间,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革命先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他们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到工农中去传播,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使党的组织在石家庄城镇、乡村,乃至穷乡僻壤得以建立和发展。第二章国共合作和石家庄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历史第一卷(1921—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