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家庄地区是如何战“疫”的

时间:2020-03-19 10:28:56文章来源:

  解放前,石家庄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处于落后状态,各种传染病肆虐发生和流行。石家庄解放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改旧社会缺医少药的状态,在较短时间内消灭了鼠疫、霍乱、天花等甲类传染病,乙脑、白喉等乙类传染病得到控制,其中的很多经验作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成立专职卫生防疫机构

  卫生防疫机构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贯彻新中国“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主力军。

  1951年,石家庄专区防疫队成立(后改称石家庄专区卫生防疫站);次年9月,石家庄市卫生工作站成立(1953年5月更名为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到1957年,石家庄地区建立起了地、市、县、区各级卫生防疫机构。

  这些防疫机构担负着辖区内各种传染病的预防、食品、环境、学校卫生的监督监测,媒介昆虫的调查,食品、服务等行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及防病灭病知识的宣传等工作。

  实行计划免疫

  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免疫作用,可对病毒、病菌产生抵抗力,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 有效的手段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石家庄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主要由社会上的私人医生完成,接种疫苗类型单一(主要是牛痘疫苗)且普及率低,难以有效应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确保人民健康,大力生产生物制品,实行免费接种。初期,石家庄市、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实施。1951年,石家庄专区防疫队成立;1953年,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成立;1956年各县卫生防疫站普遍成立后,计划免疫工作专门由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每年按季节根据各类疫苗供应数量,组织各医疗单位进行突击接种。

  1953年至1957年,仅石家庄市就为94888人免疫接种了白喉疫苗;为63607人接种了百日咳疫苗;为17527人接种了牛痘疫苗;为209997人接种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为263925人接种了伤寒三联疫苗。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疫情报告能够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

  石家庄地区积极落实国家卫生部有关规定,在地、市、县、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并在各街道卫生院(办事处)设专(兼)职防疫医生,主管传染病登记、报卡、统计与核实,按各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向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开展病毒研究

  对传染病病毒的研究对预防、诊断、治疗乃至最终消灭传染性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53年,石家庄的“脑炎”防治研究小组在20份标本中,分离出脑炎病毒三株,经国家卫生部研究院鉴定为日本流行性乙脑病毒,首次填补了河北省乙脑病株的空白。

  1956年8月,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先后两次从乙脑病尸脑组织中分离出一株乙型脑炎病毒株,定名为高顺生株。另一株乙型脑炎病毒株,定名为石卫防研字第2号脑炎病株。

  1954年秋,市传染病医院中医师郭可明创造的乙脑治疗方法受到国家卫生部的奖励,并在全国推广。1956年,郭可明在北京怀仁堂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爱国卫生运动

  良好的卫生习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有助于防止病毒滋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新中国成立后,石家庄地区广泛开展了清洁扫除、改造井台、改良厕所及捕鼠、灭蝇、防蚊、灭蚤等群众性卫生运动。

  抗美援朝期间,美国对我国发动细菌战,河北省被列为“紧急监视区”。石家庄地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清洁扫除,捕杀病媒虫兽等工作。石家庄市南马路的大臭水坑在这一时期被填平,堆积了多年的垃圾被清除,市区环境得到改善。

  卫生宣传教育

  进行卫生防疫宣传教育可以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有助于扫除封建迷信思想,改变人民群众的卫生习惯。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还比较低,许多人是文盲半文盲。为了将专业的卫生防疫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给群众,石家庄地区抽调大批人员深入城乡,利用电影、幻灯、讲座和集市庙会展览等形式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仅1953年一年,石家庄市就放映电影110多场次,受益观众达2万多人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383场次,受益人数达2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