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追忆南滚龙沟,这里写下过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共和国与石家庄

时间:2019-05-15 14:45:09文章来源: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三年暂时经济困难时期,中国人民面对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展开了一场同自然灾害和物质匮乏的斗争。出现了山西大寨、河南林县等一批奋发图强、改造山河的壮举。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号召。在全国“学大寨”的热潮中,石家庄平山县的南滚龙沟村成为学大寨的典型,被誉为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

  南滚龙沟村地处平山县北部山区,郭苏河上游,南依西柏坡25公里,北靠五岳寨30公里。这里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社(人民日报社前身)、新华电台和晋察冀军区五团的驻地,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主人公王二小的原型之一阎富华的家乡。
 
党史课堂—专题文章 (4).jpg
 
◇南滚龙沟大队社员书写在墙上的奋斗口号
 
  20世纪50年代的南滚龙沟村,山高、坡陡、地薄、没路,村里人缺吃少穿,年年指望国家的返销粮。历史流传:“有雨满山流、无雨渴死牛”。老百姓日子过得非常苦。

  1955年,村支书李全寿发动老党员,带领全村人手搬肩扛,硬是在半山腰里劈出一条能过独轮车的小道。人们沿着这条小路,用小推车推炸药、运山石,开山劈石、平坡造地,建起了水库,修出了梯田。经过十个冬春苦干,共开辟盘山渠34华里,修盘山路20华里,修桥3座,动用土石方17.2亿立方。粮食亩产由1955年的200多斤增长到1964年的1000多斤,不但解决了全村人的吃饭问题,还向国家交了8万斤余粮,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开山造地的壮歌。
 
党史课堂—专题文章 (3).jpg
 
◇南滚龙沟的社员们劈山垫沟修渠道
 
党史课堂—专题文章 (5).jpg
 
◇南滚龙沟人用石撅木棒架成的渡槽
 
  1965年1月,《石家庄日报》《河北日报》先后对南滚龙沟生产队的事迹予以报道。9月17日,《人民日报》以《南滚龙沟大队——又一面大寨式的旗帜》为题,报道了平山县南滚龙沟村人民十年治山治水,建成稳产高产梯田的重大成就。10月9日,又发表社论《治山为革命,种田为革命——学习南滚龙沟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革命精神》。
 
党史课堂—专题文章 (1).jpg
 
◇《石家庄日报》对南滚龙沟的报道
 
  一时间,南滚龙沟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红遍大江南北,被誉为“河北的大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周恩来亲自给南滚龙沟村颁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党、政、军、机关团体、工人、学生、社员代表前来参观学习,以及日本、朝鲜、捷克斯洛伐克等4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
 
党史课堂—专题文章 (2).jpg
 
◇到南滚龙沟参观学习的人群
 
  南滚龙沟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家、爱集体的高尚风格,对石家庄地区克服困难,实现国民经济的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南滚龙沟人民通过发展红色旅游、绿色生态致富,昔日的“河北大寨”,实现了华丽转身。

  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的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封锁、国民经济困难等诸多挑战,正是许许多多像南滚龙沟村的农民,在国家遭受暂时困难的关头,以苦干、拼命干的精神,同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一起,万众一心,肩负起富强国家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