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党史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官方网站

解放石家庄战役中的平山支前担架队

时间:2023-09-08 09:34:09文章来源:

  “最后一粒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战争年代,这首支前小唱在革命老区平山县到处传唱,成为当年平山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早在1931年,就有共产党人在平山县活动,点燃了共产主义在这里传播的火种。在于光汉、栗再温、王昭、齐计三等革命先驱的领导下,平山党组织蓬勃发展,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平山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武装抗日洪流,成为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模范县”,涌现出平山团、韩增丰、戎冠秀等一大批英雄群体和先进人物。据资料记载,抗战期间,平山县25万人中有7万多人参军参战,交纳救国公粮4533万公斤,做军鞋57万双,做军衣30万套,做军被1440万床。

  在解放战争中,平山县先后组织4000多人的支前队伍随军作战,参加了1946年的保北战役、1947年的解放石家庄战役、1948年的张家口战役和平津战役、1949年解放太原战役等。由于平山的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无地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他们踊跃参军参战,积极支援前线。一听到县里成立支前担架队,青壮年自己做好担架,带上干粮就出发,很多中老年农民也争着报名参加。为满足战斗需要,平山县连续组织2000多人,成立了四批支前担架队、运输队,大批青壮年奔赴火线,送公粮、送被服、救伤员。

  1947年11月6日,石家庄攻城战斗打响后,平山支前担架队携带铁锹、铁镐等工具,帮解放军挖战壕,平填敌人的防护壕,攻打敌人的飞机场和其他设施。敌人的火力十分猛烈,机枪、步枪、手榴弹如水泄一般,国民党飞机也来助战,向我军进行扫射,战斗十分激烈残酷,我军伤亡也很大。为了抢救伤员和搬运战士遗体,担架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来回都是爬着前进。在随部队行军中,担架队员不仅身背自己的行李、口粮米袋,还要扛负担架,每天行军100多里,且大部分是夜行军,许多人脚上打泡,又疼又累,途中休息几分钟,就倒地睡着了。但担架队员们咬紧牙关,迎着刺骨的寒风,怀着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帮助伤病员包扎伤口,为他们喂水、喂饭,克服了重重困难,把伤病员安全转运到指定地点。

  在战斗中,许多参加支前的民兵也永远地倒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在大郭村机场指挥担架队运送伤员的平山县武装部副部长韩荣恩,不幸被低空扫射的国民党飞机击中,壮烈牺牲。当运送韩荣恩的灵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回到他的家乡平山县蛟潭庄镇上马串村时,韩家小院里顿时哭声一片。韩荣恩的父亲却异常镇静,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为革命牺牲,值得!韩荣恩正在上中学的儿子韩华蔚含泪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报名参了军,那年他只有15岁。

  在解放井陉城战斗中,温塘民兵组织了30余人的“飞勇队”,由队长齐庆祥带领着往城墙上搬运梯子。攻进城后,“飞勇队”协助部队搜索敌人,在国民党县党部,他们从屋内炉坑里俘虏国民党军官1名、缴获手枪2支。战斗结束后的庆功大会上,平山县民兵再次受到表彰,获得汉阳造大枪20支、子弹2000发的奖励。

  平山县平山镇川坊村的王石录、齐喜录、王金全等十几名村民,在1947年11月6日参加了在平山县平山镇东庄村成立的第四批担架队。由于当时任务紧急,加之前三批担架队多为青壮年,第四批担架队中老年人较多,体力相对差一些,但他们政治素质好、情绪饱满、斗志旺盛。全队由5个担架连和一个武装大枪班组成,成立当天就开赴一线。担架队在石家庄石桥村、赵陵铺村和平山县河渠村来往奔波好几趟,经常被国民党军的炮火打散了,很快又重新集结起来。他们既要向后方转运伤员,又要向前方运送弹药和给养,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安生饭、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累得筋疲力尽,但没有一个人有丝毫怨言。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胜利的消息传来,大家欢呼雀跃。不久,上级通知任务已圆满完成,可以返回平山。这些来自革命老区的担架队员,自觉地以解放军为榜样、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束自己,把他们住过的房屋、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全部归还了借用的物品,当天就踏上了归途。

  (原文载《石家庄日报》2023年1月13日第7版,作者齐彦文,系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平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